机械荟萃山庄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77|回复: 0

《宋代勾栏形制复原》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1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66287
发表于 2020-7-22 22: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宋旸 著,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1年12月出版
       勾栏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社会、政治、城市、文化、经济、建筑等因素历史发展的自然过程。近些年,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戏曲研究及戏台考古的工作蓬勃发展起来,搜集、整理、归纳地方戏台的资料逐渐丰富起来,如山西、安徽、浙江等省市介绍地方戏台的书籍相继问世。对于勾栏的样式建筑学界提出了许多设想,但其建筑形制仍是一个悬而待解的问题,其演出形式仍存在大量的疑问。
       本书试图通过几个方面来论述勾栏的形成、发展、成熟、演变的整体过程。
       第一章主要论述勾栏形成之前的表演场地。对原始歌舞、祭祀等表演场所进行整理,梳理出表演场地的变迁及发展。
       第二章介绍勾栏的形成、演出内容,以及除这种商业演出外的演出形式。“百戏分棚演出”以来,杂剧逐渐成为最受欢迎的表演形式,无论在民间祭祀活动还是皇家庆典中都成为主要演出内容。另外,城市的形成发展,封建文化的成熟,使商业演出成为一种普遍需要。决定剧场形式的因素有很多,如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生活习俗等各方面的原因。本章着重介绍除勾栏之外的演出形式,它们共同构成、促进了宋代演出市场的繁荣、发展。
        第三章为文章着重阐述部分,对勾栏中戏台的样式进行推理复原。结合《营造法式》及金元时期的戏台建筑,将戏台中各构件的样式及尺寸具体化,勾栏的建筑结构及其形制至今仍是一个未解的谜,本章力图通过科学的研究推理,恢复宋代勾栏建筑。
       第四章为勾栏院落样式的复原,从文化、技术角度阐述院落结构的依据,并依照现有金元神庙剧场尺寸推测出勾栏院落尺寸。
        第五章着重讨论勾栏的演变。勾栏的成熟是在宋元时期,至明代就鲜有人提及,有人认为它消失了,然笔者认为它是转换了称谓及存在形式隐匿存活下来。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勾栏形成之前的表演场地
第一节 原始表演场所
第二节 宛丘表演
第三节 台和观
第四节 露台
第五节 乐棚与舞亭
第六节 戏场
第二章 勾栏的出现
第一节 勾栏的形成背景
第二节 勾栏演出的内容
一、杂剧
二、话本小说
三、音乐
四、舞蹈
五、傀儡戏
六、杂技
七、幻术
第三节 除勾栏外的演出场所
一、打野呵
二、露台演出
三、宫廷演出
四、宗教演出
五、节 日演出
六、堂会演出
第三章 勾栏戏台部分
第一节 营造法式
第二节 台基
第三节 柱框层
一、柱础
二、柱
三、墙面
第四节 铺作层
一、大额
二、斗拱及藻井结构
第五节 屋盖层
一、屋顶样式
二、瓦作
三、屋脊
四、华废与剪边
五、鸱尾、龙尾、兽头
六、套兽、嫔伽、蹲兽、火珠
第六节 关于钩阑的疑问
第四章 关于勾栏院落
第一节 学界对勾栏形制的几种设想
第二节 勾栏院落规模
第三节 院落其他部分
第四节 扮戏房
第五章 勾栏的演变
第一节 宗祠戏台
第二节 会馆戏楼
第三节 私家戏台
第四节 明清戏园
第五节 其他形式的戏台
结语
附注一:宋代《营造法式》用材之制
附注二:两宋瓦子总结表
附注三:临安城瓦舍位置复原
参考文献

页数: 231
定价: 45.00
装帧: 平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荟萃山庄 ( 辽ICP备16011317号-1 )

GMT+8, 2024-6-17 14:25 , Processed in 0.10469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