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报道,正如美国总统川普22日一针见血地指出:“不攻击入侵者的国土,很难,甚至不可能打赢1场战争。”川普或许是想借此再次强调乌克兰“底牌不足”的论点,但事实上,过去两年来,乌克兰持续成功打击俄罗斯境内的炼油厂及油库,而近1个月更将这项攻势推向新高峰。
自8月初以来,乌克兰已对俄罗斯的炼油及配送系统,发动超过十次攻击,攻势毫无减缓迹象。最近1次发生在8月30日,目标是克拉斯诺达尔(Krasnodar)和位于萨马拉州锡兹兰市(Syzran)的炼油厂。
乌克兰“无人系统部队”指挥官布罗夫迪(Robert Brovdi)表示,这两座多次遭攻击的炼油厂均供应俄军燃料。乌方称,2025年的远程打击目标中,有40%是俄罗斯炼油厂,其他则是储油及输油设施。
据部分估计,至少有20%的俄罗斯炼油产能被摧毁,哪怕只是暂时性的损失,也意味着每天减少超过100万桶石油产品的供应,主要是汽油,也包括柴油。
部分多次遭袭的炼油厂已出现长期性破坏,最严重的在于“裂解装置”遭毁,这个装置负责把原油分解为汽油、柴油和航空燃油。遭受制裁的俄罗斯难以替换这些设备。
影响已经浮现:俄罗斯全国多地的加油站陆续出现缺油和排队潮。汽油批发价与年初相比飙涨54%,创下新高。当局已下令暂停石油出口,收入损失加剧俄罗斯的财政困境。2025年前7个月的赤字达614亿美元,部分地区甚至开始实施汽油配给。
智库“卡内基俄罗斯欧亚中心”(Carnegie Russia Eurasia Centre)的瓦库连科(Sergey Vakulenko)指出,8月对炼油厂的攻击规模已非先前可比。
瓦库连科曾任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巨头“俄气石油公司”战略总监,他说,乌克兰如今能部署更多数量的无人机,导航能力更强,且能发动大规模蜂群攻击,瘫痪俄罗斯防空。
这些打击形成1条长达800公里的攻击弧线,从莫斯科附近的梁赞(Ryazan),到东南部的伏尔加格勒(Volgograd),正好撞上俄罗斯暑期出行和农收旺季。瓦库连科认为,这可能会严重冲击国内市场,几千万俄罗斯人生活在这条弧线以西,缺油的状况甚至波及俄军占领的克里米亚和远东的海参崴。
这都得益于乌克兰“自杀式无人机”的产量暴增。乌克兰武器系统专家克里扎尼夫斯卡(Olena Kryzhanivska)指出,5月首次亮相的FP-1远程无人机,现在已占乌军深入俄境打击的60%,且每天能量产100架。
FP-1远程无人机可搭载60公斤到120公斤的弹头,若载重较轻,射程可达1600公里。单价仅5.5万美元,却搭载先进软体,能在激烈电子干扰下保持精准打击。乌克兰还有更重型、成本更高的“柳特伊”(Lyutyi)无人机投入作战。
瓦库连科认为,俄罗斯目前情势“严峻但可控”,尚未演变为重创经济及军队的全面燃料危机。
然而,英国战略专家傅利曼(Lawrence Freedman)警告,若乌克兰这波炼油厂攻击持续下去,俄罗斯将难以应对长期冲击。他总结说:“单靠这点并不具决定性,但若结合经济疲弱,加上乌军遏制俄军推进,这将进一步加大普京的压力。”
乌军第 92 特种作战旅利用战斗无人机成功摧毁一门俄军火炮;阿卡西亚自行榴弹炮师萨尔马特组击毁一门 120 毫米迫击炮;第 425 独立突击团士兵在顿内茨克州首次任务中俘虏 9 名俄军;乌克兰海军陆战队第 30 军击沉一艘载有俄军登陆部队的船只。
此外,乌军空军使用 GBU-39 精确炸弹空袭俄军基地,第三突击旅则在莱曼轴心清除俄军据点。另一段影片显示,一架装有热成像摄影机的无人机袭击了一群因严寒冻僵、披着雨披的俄军步兵。
英国国防部长希利更直言,普京在战争中已“耗费一百多万人,动用上万辆坦克与装甲车,黑海舰队却依然遭重创”,凸显俄军陷入困境。
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Oleksandr Syrskyi)7日透过脸书更新战况称,乌军8月虽在顿涅茨克州波克罗夫斯克(Pokrovsk)失去5平方公里,但成功收复26平方公里,是失地的5倍,证明俄军夏季攻势最终告败。他指出,俄军整个夏天把波克罗夫斯克视为主要目标,企图孤立这一后勤枢纽,派出破坏与侦察部队,过去一周乌军击退约350次进攻,战区压力极大。
瑟尔斯基强调,8月18日成立的新突击分支在战局中发挥关键作用,其中第425突击团“岩石团”(Skelia)9月初成功歼灭波克罗夫斯克周边两村的俄军部队。这被视为乌军在东线战场上的一大突破。分析人士认为,俄军此时加大攻势,意在川普重返白宫后的外交博弈中扩大占领,企图以此换取未来和平谈判的筹码。克里姆林宫提出的条件是乌军全面撤出顿涅茨克州,将整个地区割让俄罗斯,以换取冻结前线,但基辅已明确拒绝。
就在乌军传出捷报之际,俄军6日晚对乌全境发动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空袭。基辅、敖德萨、哈尔科夫和札波罗热多地响起警报并发生爆炸。基辅市长克里契科(Vitali Klitschko)称政府大楼因无人机攻击起火,总理思维里登科(Yulia Svyrydenko)证实内阁大楼受损,这是自全面战争以来首次主要政府建筑被俄军击中。
乌空军统计,俄军共发射13枚飞弹、805架无人机,虽拦截逾750个目标,但仍有9枚飞弹和56架无人机命中37处地点。波兰空军7日凌晨在荷兰F-35协助下派战机升空,保卫领空,显示俄袭击已波及北约邻国安全。
2022年布查屠杀至今仍是乌俄战争中最令人发指的血腥画面。当时,俄军在占领基辅州布查市期间,对手无寸铁的平民施以残忍迫害,甚至传出女性尸体衣衫不整、遭性侵蹂躏的痕迹。这场暴行被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定性为“计划性种族灭绝式的大屠杀”。
时隔两年多,战场局势出现象征性转折。近日,乌克兰对俄罗斯境内关键设施与军事部门展开一连串袭击,被外界解读为“血债血偿”的强烈讯号。
首先,位于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斯拉维扬斯克炼油厂遭导弹击中后全面停摆。公司证实,9月3日至4日的袭击造成设施受损,所有生产线被迫关闭,目前正评估损失规模。
同一时间,乌克兰神风无人机突袭萨拉托夫州恩格斯战略航空基地,当地民众听见数起震耳爆炸声。该基地是俄罗斯战略轰炸机的重要部署点,象征战略威慑核心。
更具针对性的一击发生在俄军第748作战营(军事部门6912)的停车场,两枚炸弹横跨约6,400公里在此引爆,造成多名士兵死伤。值得注意的是,该部队正是2022年参与布查、伊尔平大屠杀的主力之一,被指涉入大规模处决平民。此番被点名打击,外界认为是乌克兰对血腥历史的直接回应。
此外,最新卫星影像显示,克里米亚大桥周围分布着大量小型防空系统,但多数已遭袭击摧毁,显示俄方重要战略通道在防空上出现重大破口。
乌军连串精准打击,令外界联想到布查屠杀未曾平息的血海深仇。虽然基辅方面尚未正式将行动与布查挂钩,但象征意义早已不言而喻。
虽然国际社会目前持续推动乌克兰战场的全面停火谈判,但俄军仍不断发动攻势,试图在谈判开始前占领更多乌克兰领土。就在此时,俄军内部突然传出同僚互相伤害、长官“打击”基层士兵投诉的消息,甚至有俄军士兵被乌军无人机的运作声吓到投降,俄军前线士兵的精神状态异常与士气低落的现象,也引发大量网友讨论。
推主“NiKITa”在 X上分享影片指出,近期有多名俄军士兵因为躲在营地里面喝酒“喝嗨了”,使用军方配给的枪支相互射击,导致两名士兵中枪身亡。事件发生后,俄罗斯军方的调查人员也立即前往现场调查,确认两名士兵的死因与乌军可能发动的反击无关。
与此同时,“NiKITa”也分享了另一段视频,展示俄军士兵可能因偷窃死亡战友遗物可能遭遇的暴行。影片中,一名俄军士兵因被发现偷窃死亡战友的手表,持续遭到另一名俄军士兵殴打,甚至被绑在一根柱子上,用手枪指著额头。
另外还有一名俄军士兵因不满前线部队的服役条件,拨打俄罗斯国防部的热线电话向上级反映。在接获投诉后,该名士兵的上级长官立即赶到现场,并“亲自听取”该名士兵的诉求,透过暴力殴打的方式,得到该名士兵不再向上提出投诉的承诺。
针对俄军部队内的一连串暴力事件,部分网友认为,俄军士兵的士气与精神状态可能在一系列事件中受到创伤,质疑“被同袍、上司殴打过的”俄军士兵可能已经丧失与乌军作战的能力。
就在此时,推主“Hunter UA”分享视频指出,乌克兰的鲁巴卡部队无人机操作员近期使用攻击型无人机持续打击俄军阵地,并利用无人机上安装的喇叭加强对俄军士兵的精神刺激。最终,部分士气低落的俄军士兵选择向乌军投降,变成乌克兰的俘虏。
综合报导指出,乌克兰9日傍晚使用全新的“地狱”(Peklo)无人机导弹系统(drone-missile system),对俄罗斯所占领的顿内茨克(Donetsk)发动打击,剑指俄方“Topaz”工厂。由《NOELreports》在 X上发布的画面可见,工厂燃起熊熊大火、烟雾弥漫。
乌克兰《Espreso TV》报导,全球战略研究21中心(Center for Global Studies Strategy XXI)安全计划主任拉基丘克(Pavlo Lakiichuk)指出,“Topaz”工厂是重要的无线电电子及机械工厂,俄军占领,并将专业设备掠走、带回俄国。如今,其仍将此工厂用作“机械设施”。
拉基丘克续指,乌军此举不仅是预防性打击,更是“削弱俄军进攻力量的重要举措”。除了“Topaz”工厂之外,@MAKS25亦在 X上发文称,在顿涅茨克马基伊夫卡(Makiivka, Donetsk),俄军的防空系统失效,且有1个变电站燃起熊熊大火。
《NOELreports》同日指出,乌军第14无人机团对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州(Vladimir)发动打击,剑指莫斯科的基础措施“环状柴油输送管道”。对此,@长乐未央续指,无人系统部队指挥官布罗夫迪(Brovdi)证实了本次打击,并称是对俄国燃料后勤的1次重要打击。@长乐未央更称,莫斯科将面临柴油短缺。
乌克兰近日对俄罗斯所占的克里米亚境内持续爆破,据消息乌军7日使用1,100公斤的炸药爆破克里米亚大桥与高加索港口,造成交通中断,损毁详情暂未公布。与此同时乌军也再次对俄罗斯境内石油公司炼油厂攻击,造成至少2座油罐遭殃。
据 X账号“visioner”指出,乌克兰军队的“风暴阴影”巡弋导弹已向克里米亚发射。而“Noelreport”也指出,7日凌晨4点,乌军使用1,100公斤炸药爆破克里米亚大桥,现场是否有造成人员伤亡为未知数,目前克里米亚大桥营运机构已关闭克里米亚大桥。位于克里米亚最大港口塞瓦斯托波尔的海域船只通行也被紧急叫停。据悉,刻赤海峡沿岸的高加索港口24号和25号泊位也遭袭击发生火灾。
根据乌克兰情报机构 Dnipro OSINT发布的卫星图像显示,9月7日晚上,乌克兰无人机袭击了位于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州彭基诺镇的“Transneft”石油公司“Vtorovo”泵站,且至少摧毁了两座油罐。
“Noelreport”报导提到,乌克兰特种部队也出队袭击被俄军占领的克里米亚地区内的关键俄军防空设施。当时俄军正在撤离其驻守阵地,乌军无人机摧毁了一部俄军的48Ya6-K1“波德列特”雷达和一部55Zh6M“涅波-M”防空系统中的 RLM-M模组。
乌克兰国防情报总局(GUR)当地时间10日宣布,成功袭击俄罗斯黑海舰队一艘停泊于新罗西斯克(Novorossiysk)的军舰。该舰自2015年服役,造价约6,000万美元,属于俄军现役仅有的4艘同型舰之一。消息显示,船体受到严重损害,俄国军方尚未就此事发出评论。
此外,俄罗斯莫斯科涅克拉索夫斯基地区也传出火警,仓库起火面积达1.5万平方米,浓烟弥漫天际,消防人员正在全力抢救。
值得注意的是,俄媒《消息报》(Izvestia)同日刊文指出,由于乌军的不断轰炸破坏,俄罗斯境内的燃料危机已波及至少20个地区,情势持续恶化。
乌克兰军方近日除了在东部战线夺回多个村镇之外,更疑似使用无人机与导弹,直击克里米亚境内的俄军深空通讯中心与弹药库,爆炸火光连天。
根据外媒与战场画面,乌军无人机部队日前在札波罗热州被占区,锁定一支俄军车队发动攻击,画面可见多辆军车遭到击毁。乌军同时在顿涅茨克州红军城方向展开反攻,数日内接连收复潘基夫卡、马亚克、诺沃特罗伊茨克、诺沃埃科诺米奇涅与拉济诺等聚落,并完全控制面积约1.53平方公里的沃洛狄米里夫卡。
在苏梅战线,俄军步兵尝试沿着森林狭道突进乌军阵地,却被乌军第225突击团无人机分队成功拦截并击退。军方释出的视频显示,乌军利用无人机进行精准火力压制,迫使敌军撤退。
同时,根据俄境内爆料渠道“间谍档案”消息,乌军10日凌晨疑似出动喷射动力无人机,攻击克里米亚维蒂诺的俄军深空通讯中心(第81415部队),重创第40指挥与测量综合体。据悉,俄军部署的“道尔”与“铠甲S1”防空系统均未能成功拦截。
另有视频显示,乌军在8月上旬对克里米亚索涅奇纳亚多利纳的俄军“第聂伯”集群补给点发动导弹打击,目标疑为火炮弹药库,爆炸火光直窜天际。
俄军在战场前线形势持续恶化,再度面临被包围的危局。据前线消息,乌克兰军队在顿巴斯红军城以北成功实施第三次包围行动,困住约一百名俄罗斯士兵,使其无法撤退,成为战局的最新焦点。
与此同时,乌军在其他方向也展开攻势。乌克兰狙击手在托列茨克夜间行动中击毙6名俄军入侵者,前线的 FPV无人机伏击愈发频繁,对俄军补给与调动造成重大威胁。军事专家指出,由于FPV能绕开传统道路,俄军后勤线形同暴露,战场上已难有“安全区”。
战火也在俄国境内延烧,当地时间11日晚上,距离前线逾285公里的斯摩棱斯克州卡尔德莫沃俄罗斯石油库遭无人机袭击,随后在圣彼得堡附近的波罗的海普里莫斯克石油码头,也有一艘船只在无人机攻击后起火。列宁格勒地区州长证实,乌军无人机突袭持续至清晨,目前损失仍在评估中。
综合各方情势,乌军不仅在前线逐步形成战术包围,更将战火延伸至俄国本土深处,凸显俄军在战场与后方同时承受压力。若北线被困俄军无法突围,恐将成为乌军反攻中的又一重大战果。
国际油价在12日上涨,主因是乌克兰无人机袭击导致俄罗斯西部最大港口普里莫尔斯克,之后港口暂停原油装船作业。
纽约西德州中级原油收报每桶62.69美元,上涨0.51%;布兰特原油期货收报66.99美元,上涨0.93%。
乌克兰安全局表示,袭击迫使该港口夜间中止作业。瑞银分析师指出,这类攻击可能进一步削弱俄罗斯的原油及成品油出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