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回声 发表于 2017-12-6 11:51:29

揭秘沈阳经济真相:寒冬下的东北经济缩影!

我从这组数据开始讲述沈阳:今年前三季度,沈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20亿,对比去年同期的2968亿,萎缩了48亿。沈阳是全国唯一一个出现消费数据绝对值萎缩的省会城市。先来看沈阳的投资数据。2014年沈阳的固定资产投资达到峰值6564亿。此后就逐年萎缩,2015年下降到5326亿,2016年雪崩式的下滑到1632亿,当年度降幅高达69%。今年前三季度的固投额为1201亿,同比去年同期的1510亿,降幅依然有20%。这里我必须解释一下,对东北这样的地方来说,冬天太冷,是不合适开工建设的,无论是土建装修还是对机器设备进行更新改造都不合适,所以2016年前三季度固投额占全年的比值能达到93%(1510/1632)。按这个规律推算,今年全年沈阳的固投规模能达到1300亿就不错了。按照某些说法,投资数据上的萎缩是由于统计上挤出了此前数年的水分,然而水分达到80%,这无论如何都是不可想象的。
固定资产投资两个最重要的分项,工业投资与房地产投资,当然也出现了剧烈萎缩。最可怕的是工业投资,从2014年峰值的2493亿,剧烈萎缩到今年前三季度的237亿(这个237亿大致也就是全年数据了),降幅高达90%!这意味着沈阳的实业投资已经陷入停滞了。这里我必须给出一个对比数据来突出以下。240亿左右的工业投资是什么概念呢?今年1-10月份,广东省中山市的工业投资也就是242亿。东北最强的省会城市,比不上广东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城市的实业投资规模。工业投资整体处于扑街状态的原因,在于沈阳的工业完全挣不到钱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总利润,从2014以来就处于剧烈萎缩的状态,2015年萎缩30%,2016年萎缩40%,今年前三季度继续萎缩20%。这种工业利润的持续剧烈萎缩,是产业经济无法承受,这必定意味着沈阳已经出现大规模的失业潮。沈阳没有季度型的就业数据公布,但是我们可以从另外一组数据上得到印证。今年前三季度沈阳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为仅5.8%,而全国的数据为增长8.3%。沈阳的城镇居民收入增幅数据已经显著低于全国了。
在房地产投资方面,从2014年的1976亿,到2016年的710亿,同样萎缩了64%。然而今年以来,沈阳的房价居然出现了上涨,整体上从去年底的均价不足8000上涨到了现在均价1万左右,涨幅超过20%,并由此带来了沈阳房地产投资的上涨,今年前三季度的投资额695亿,较去年同期的660亿,增幅为5.3%。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形容这个城市的居民的心态。在沈阳的实业整体扑街,消费彻底萎靡,收入丧失增长性的今天,这个城市的市民们,竟然开始炒楼了???
点评:
房地产,真的可以挽救这个城市的实体经济?真的可以让这个城市已经处于绝望状态的整个工业体系,得到重生?

迷茫的维修 发表于 2017-12-6 12:05:14

大连也不行了,日韩酒吧街萧条的没人影

ylan 发表于 2017-12-6 12:26:06

沈阳工业企业是不行,我们知道的,宝马和新松好点,别的大多不行

ylan 发表于 2017-12-6 12:29:37

现在几个大企业主要靠贷款,辉山系列贷款500亿,沈阳机床据说大概400亿,北方重工100多亿,而且民营又不发达,现在过得都比较艰难

毗陵驿 发表于 2017-12-6 12:49:56

瞎玩啊。

leftwall 发表于 2017-12-6 13:33:24

压力好大:(

毗陵驿 发表于 2017-12-6 13:36:59

东北娱乐明星多。

ngsxngtd 发表于 2017-12-6 17:38:53

底特律以汽车业为龙头,以城市建设为主要方针的复兴计划功败垂成。1960年,美国老工业基地出现经济衰退和工业企业外迁。面对这一迹象,底特律政府大搞城市建设。1970年,为挽留底特律红翼曲棍球队,政府耗资5700万美元(2010年价格为2.05亿美元)建造了乔路易斯球馆。1981年,市政府强行征地拆迁市区1400户人家,为通用汽车公司建造了一个只雇佣1300名员工的高科技工厂。1987年,底特律耗资2亿美元(2010年价格为4.25亿美元)建造一条三英里长旅客捷运线,计划每年运载1500万人次,实际只运载200万人次,每5毛钱的车费,市政府就要补贴3美元。1996年,福特公司将当年3.5亿美元建造的文艺复兴中心,以不到1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通用公司。事与愿违,1972年以来,底特律工商企业共减少了83%,其中政府重点扶持的汽车业及制造业减少73%。事实证明,底特律以大规模城市建设扭转经济衰退的做法是徒劳无功的。人和产业才是城市最坚实的基础,城市建造只是他们的结果。底特律本末倒置的挣扎,只是给自己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8850万美元的财政赤字。

美国地方政府财产税税收的计算方法是以房产市场价格的一半乘以税率(米尔斯)。底特律在制定高税率的条件下却未能获得理想的税收收入主要是因为税基薄弱,此外,与日益突出的税收拖欠问题也存在一定关系。

  房价大跌与房屋空置共同导致了底特律财产税税基的减少:2007到2012年间,底特律房地产市场缩水了94.46亿美元。2007年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导致房价大跌:底特律地区房屋价格中位数从2007年12月的133.3,到2011年6月的46.6,降幅高达65.04%。此外,人口锐减和企业外迁产生了大量的空置房屋。一方面,底特律人口流失以及独户式独立住宅结构导致大量住房过剩。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00年底特律城住房空置率为10.3%(38,668座);2010年,空置率高达22.8%(79,725座)。2006到2010年间,底特律的住房拥有率是54.5%,远低于国家一般水平74.2%。另一方面,企业外迁也使得大量的商业用房被空置。金融危机以来,工商业财产缩水约13亿美元。

http://usstock.jrj.com.cn/2013/11/12140916131968.shtml 《底特律的盛衰史》

不出意外,这基本上就是未来之路。

糖琴心 发表于 2017-12-6 18:26:14

ngsxngtd 发表于 2017-12-6 17:38
底特律以汽车业为龙头,以城市建设为主要方针的复兴计划功败垂成。1960年,美国老工业基地出现经济衰退和工 ...

点进去仔细看了。美国那么牛逼的汽车水平也在历史潮流中衰退了,看来中国汽车产业恐怕也没法避免。何况米国还号称汽车上的国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揭秘沈阳经济真相:寒冬下的东北经济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