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朋友想搞紧固件,说想国产替代进口
有个朋友想搞紧固件,主要在汽车上用的,他说国产替代进口是趋势,我说你疲劳问题没解决,材料也没解决,盲目投资可能血本无归,他还是不信,又拉了个人投资50W。他说现在材料没问题了,只是机床的问题,我感觉紧固件没这么简单吧,估计他觉得有利可图,我觉得这个产业不是一两天就能搞定的,各位大佬看看这个厂能开吗? 我 前天从苏州回来,有一个紧固件展会,去年我参加了,待了一天半就撤退了,今年没有参加。这次去是因为我之前做了一个检测内螺纹中径的检具被他们评创新,这个奖完全没有含金量,就是去帮忙凑个人气,顺便发朋友圈做个广告。去年待一天半就跑了,是因为很难看到做高品质紧固件的,待着没有意义。深圳协会和上海协会的会长过来看看说要在内部推广,然后没有消息。高品质内螺纹中径要出数据,老外用了几十年了,我在那里,路过的没有一个能看懂检具是干什么用的,都是专业人士。谈的最多的是路过的几个老前辈,一辈子没有听说过内螺纹中径还可以用检具出数据,老先生唏嘘不已。其实检测方法不只是老外几十年前就有,国内的书上也有,但是没有人落实到实处,因为做低端用不到。顺便吐槽一下我们国家的螺纹专业委员会,类推到其他委员会,很少有把有用的技术推广到行业的,绝大多数只是开会,关起门来搞标准 越是基础的越能看出基本功来,之前在温州做螺丝的很多,一个村子里几乎家家打螺丝,晚上吵的人都睡不着,论斤称,检具就是一般游标卡尺,至于材质、性能等级、表面处理、拉伸实验基本都不讲究,公司现在用螺丝基本都是12.9级的(汽车主机厂设备),后来进入的大多数是民营公司设备上的都是8.8的,极端情况出问题的很多,这时候再比较就会发现缺乏基础认识,拧紧枪的拧紧曲线可以看出来问题,夹紧力的扭矩斜率明晃晃的在,但是看不明白 最近正好也在关注紧固件,可以先看看这几个品牌:柏中、凯勒鑫、宾科、伍尔特、博尔豪夫等等。高屋建瓴方面可以参考998的这篇文章:玩工业,混世界(之侃爷的螺栓、螺母),希望对你有帮助 本帖最后由 蓝鲸 于 2025-10-24 11:36 编辑
你和他聊一下盈利模式,不用聊细节,聊概念就能判断他是否思考过了
是靠量杀价(低利润率跑销量)?(自己有销售渠道,会推广,行业内有口碑)
还是靠性价比维持高利润率?(比如确实专利技术上有突破,生产、质量管理水平确实超过国际平均水平)
还是靠渠道、人脉实现超高利润率?(比如背靠大树做白手套)
或者晕课题费,拿补贴,
要么借着项目圈地等升值(这个是十几年前很有可行性的,现在基本都凉凉)
个人投资50w?
项目预算总额是多少?
50w开个杂牌奶茶店都不够3个月运转的
存活下来的概率小于0.5%,哈哈, 现有的配套厂都要停产了,他的优势是什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你说出这样的话,会显得你工作的层次很低。
车用紧固件的要求很高,你看下汽车行业紧固件都是哪些公司在做?项目投资,我都没见过低于5亿的 你都混坛子多少年了,怎么一点进步都没有。湖北佬的脸都被你丢尽了。 国内做烂了 开不起来。。。太小瞧开工厂的投入了。。。 别搞到最后跟永年那边一样杀价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