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回声 发表于 前天 17:59

喊的是严惩欠薪

新华社报道,7月30日就当前经济形势召开了一次罕见的会议,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尽管规格极高,但会议未推出任何实质性经济刺激措施,引发市场广泛失望。
根据新华社通稿,习强调“稳中求进”总基调,提出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并首次将“破除内卷”列为下半年重点任务。然而未公布任何具体方案。会议也未提及降息、降准或财政扩张等传统工具,仅提“适度宽松”和“结构性货币工具”,外界认为力度明显不足。
路透社指出,北京虽承诺遏制无序竞争、削减产能,但执行细节全无,使人质疑能否落地。
会议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王沪宁、蔡奇、丁薛祥等出席。李强通报上半年经济情况,并介绍下半年部署。但新华社表述以“稳”、“保”为主,显示官方对经济下滑无力逆转。

在会议前7月23日,习还主持了中南海的党外人士座谈会,称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全年目标可期,但同样未见实质性对策。
“高层显然已意识到经济正在快速失去动能,但他们面临的最大障碍是‘政治束缚’,不愿真正放松监管和释放市场活力。”
“破除内卷”虽点中问题,却缺乏制度性改革根基,“企业不赚钱、青年失业率飙升、房地产信心崩塌,根本不是靠宣传就能扭转的。”
法国外贸银行高级经济学家Gary Ng也表示:“政策制定者显然关注产能过剩与通缩压力,但仍不愿承认问题根源是过度管控与投资驱动的旧模式。”
会议强调继续用结构性工具支持科技、消费、小微企业与外贸,但对投资萎缩、就业低迷与房地产崩溃等关键问题未触及。
尽管有党外代表参与,但会议全程由习掌控,外媒普遍视为“政治大于经济”的表演。

观察人士指出,讲话频繁提及“忧患意识”“底线思维”,显示其对内外压力高度警惕。
再加上8月12日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休战期即将届满,北京面临内生动能衰退与外部地缘博弈的双重夹击。
“若北京继续规避结构性改革,未来恐陷入‘政策真空’。在全球资本流出与关税风险加剧下,中共经济可能比外界预期更早步入系统性危机。”

近期中国各地掀起新一波劳工欠薪维权风潮,从北到南、从建筑工地到高尔夫球场,无不爆发工人抗议。尽管中共中央日前声称将“严惩恶意欠薪”,但现场情况显示,劳工的愤怒与绝望早已一发不可收拾。

7月19日,贵州省台州市玉环县的中铁十四局被爆拖欠十多名农民工工资长达一年,工人屡次上门讨薪皆遭推诿;
同一天,山东泰安市中铁十二局承接的城中村改造项目也爆出欠薪争议,工人集体聚集项目部维权。
南京万科地产更被指控欠薪长达三年,一名部落客拍片控诉,工人连进工地的权利都被保全挡住,引发舆论哗然。
河北安新县也不平静。7月18日,一名福建博主远赴张村制鞋工业区向瑞康鞋业老板“讨债”,直指对方是“老赖”,引起广泛共鸣。
7月22日,福建泉州特步鞋厂门口上演罕见场景:工人举著横幅走上主干道,高呼“讨薪”口号,甚至有工人直接横躺在路中,封锁三条车道。现场紧张,多名荷枪实弹的警察迅速出动维稳。
7月20日,陕西西安秦岭高尔夫俱乐部的工人与球童集体罢工,指控俱乐部五年来从未发过工资,每人被欠薪高达十多万元,累计数百万元。他们透露,这几年只能靠客人小费过活,生计困顿。
俱乐部老板、曾号称“陕西首富”的吴一坚,则对欠薪问题避而不谈,甚至装作不知情,让工人怒火中烧。

7月19日至21日,中国连锁家装品牌“靓家居”突宣布破产倒闭。消息一出,广东多地与广西梧州的工人、供应商、业主纷纷涌上门集体维权。创办人曾育周于7月17日坠楼身亡,为这起倒闭事件添上悲剧色彩。
7月20日,广西桂林临桂区碧园印象桂林小区爆发激烈冲突。数百名业主不满物业到期拒撤,组织维权行动将其驱离,场面混乱。
7月14日,中共中央刚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强调“要依法维护平等就业和劳动权利,严惩恶意欠薪”。然而短短数日内,全国多地接连爆出欠薪事件,突显执法落差与制度漏洞。
许多劳工无奈表示:“中央喊话我们早就听过,但我们的血汗钱,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据抖音等社交平台流传的视频和留言,
7月23日,山东“美邦板业”公司员工集体发文称,公司老板拖欠工资后失联,企业已处于停工状态,员工多次讨薪无果。
隔日,广东佛山“峰彩婴用品有限公司”也被员工公开控诉长时间欠薪。员工称,公司屡次承诺“下月补发”,却始终未能兑现。
广州海珠区的大塘劳务市场是华南地区著名的临时工聚集地,河南洛阳李先生在广州打工三个月,却始终未能领到工资。他的身份特殊——原本是一名疫苗事故受害儿童的父亲,因维权多年导致生活困顿,只能靠打临时工维生。他表示:“公司发不出工资,我现在又没工作了。我上周五去领工资,公司还是说没钱,叫我下周再来看看。这样推了很多次了。你说我怎么办?”
李先生说,他曾拨打当地劳动监察电话求助,对方仅回应“核实后会联系”,但至今无人回复。“现在连欠钱的都理直气壮,政府根本就不管你。我们这些人,哪有说话的权利?‘一切为了人民’都是骗人的。”

拖欠薪资的问题也波及大型公共活动,7月24日,济南举办的“国际赛马厂啤酒节”爆出主办方拖欠布展与搭建工人的酬劳。工作人员拍摄视频在社交平台求助,称多次讨薪未果。一名网友留言道:“我们从6月25日就开始干了,到7月1日都没有结算工资。我们不是人吗?”也有人表示曾拨打济南12345市政热线求助,但被告知“不受理”。
7月25日,海南“广岸合创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一名员工在网上发布讨薪视频称,自中国新年前就遭欠薪至今,负责人更换联络方式后再也无法联系,公司疑似“人去楼空”。
更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是,7月26日发生在山东潍坊高密市“中骏世界城三期”工地上的激烈抗议事件。视频显示,数名建筑工人在施工现场愤怒地拔除钢筋、拍摄抗议视频,指控项目方长期拖欠工资。相关画面虽很快在抖音与微博等平台被删除,但截图已广泛流传,引发大量网友共鸣。

一些工人已不再相信官方维权渠道,开始以“拆除已完工工程”的方式抗争。“我最近看到一些视频,有装修工人把铺好的瓷砖、墙面、甚至安装好的玻璃窗都砸掉,这是他们的新抗争策略,也是迫于无奈的选择啊,既然没办法,他们就用最直接的方式抗争。”
与此同时,实习生也成为欠薪受害群体。
7月26日,上海一名年轻女会计发布视频称,她在一家公司实习2个月,协议注明月薪5000元,结算时公司却以“实习协议不构成劳动关系”为由拒绝付款。尽管她申请劳动仲裁并获得支持,公司最后仅当场塞给她200元现金。
据该女会计在社交平台披露,该公司事后还多次向她所在大学寄信,要求她“退还所有工资”,并扬言要“让她毕业后在行业内找不到工作”。

对此,劳工维权者王先生对记者表示,中国对“实习”的法律定义模糊,许多企业借“实习协议”之名规避劳动法义务,使得大量学生在缺乏任何劳动保障的情况下被剥削。“我们发现,一些公司不给大学生签具有法律约束的正式合同,工资低甚至不发,这让学生根本无法维权。”
浙江大学一位不愿具名的劳动法研究者说,当前众多企业财力紧张,一旦经营出现问题,首先被牺牲的往往是劳工的工资。他说,“中国的劳动维权机制表面上看很完整,实际上常常遇到‘仲裁走过场’、‘老板失联’‘、法院判了没人执行’等困境,导致大量劳动者只能自认倒楣。”
他表示,地方政府为吸引投资,往往对企业欠薪等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工人最终只能靠拆钢筋、拍视频自救,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信号。

干货专用号 发表于 前天 18:21

政府和国企只要稍微开放一点市场和权力,马上就能出ICU。

二十四岁小伙 发表于 昨天 07:56

人民请自动划等号公务猿及体制人员:lo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喊的是严惩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