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回声 发表于 2025-4-18 12:44:33

密封性试验如此规定的缘由


https://pic1.imgdb.cn/item/6801d25388c538a9b5daaa14.jpg



你们鸡窝这帮饭桶连标准号都搞错,GB/T 2243-1991 是一项关于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侧装对刀块的国家标准。
查了下,应该是GB/T 12243-2021《弹簧直接载荷式安全阀》:规定了弹簧直接载荷式安全阀的密封试验方法和要求,包括试验介质、试验压力、试验持续时间以及合格标准等。
https://file.yzimgs.com/927/2021726-185639710.pdf

漏气管内径的设定,是为了确保在试验压力下能够检测到安全阀的最小允许泄漏量。根据标准要求,金属密封面安全阀的泄漏率需满足特定限值(如每小时泄漏量或单位时间内的气泡数)。

若内径过小(如小于6 mm),可能因阻力过大而无法准确反映实际泄漏量;若过大,则可能降低检测灵敏度,导致微小泄漏被忽略。
6 mm的尺寸是通过实验和行业经验确定的,既能保证泄漏气体的稳定流动,又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根据密封性试验方法,泄漏量通常通过单位时间内气泡的产生速率来量化。6 mm的内径可将泄漏气体的流速控制在可测量范围内,便于观察和记录气泡数量,从而判断密封性能是否符合标准。

出口端需低于水面13 mm,目的是形成稳定的水封,防止外部空气进入试验系统或水被吸入安全阀内部,从而避免干扰试验结果。
13 mm的深度是经过计算和验证的最小有效水封深度,可确保:
气泡稳定上升: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会因水面波动而破裂或分散,便于准确计数。
防止水倒灌:避免因压力波动导致水被吸入阀体,影响密封性试验的准确性。


若安全阀在试验中意外开启,出口端低于水面的设计可确保泄漏介质(气体)通过水封以气泡形式释放,而非直接喷出,从而避免因高压气体突然释放引发的安全风险。
这一设计也符合标准中提到的“采取适当措施释放阀体中的压力”要求,确保试验过程的安全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密封性试验如此规定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