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点儿急,还是聊几句大公司的层面吧,
必须承认,阿拉最近有点儿急,哈哈,就是看着许多挺好的博弈快被大水给淹没了,哈哈,看得着急,就像人家问我敢不敢炒富士康股票,我说不敢,因为我深刻地懂这些东西,哈哈,能进外资是不错,起码稳定,外资有一套流程,说不上好坏,就是你办事儿,给你薪水,而国内的公司,未来你只能挑个大的去混,这就是现实,大公司,出问题肯定会救,这跟以前不同了,无论怎么样,拼死都会救,这就是社会形势,你必须看懂了,而作坊,谁都不会救的,即使说说,也仅仅是说说,就像看见街上的流浪猫,有人会救,但不会有人救老鼠,因为数量忒多,无所谓,懂吗,
许多家伙不了解国内大公司,说几句吧,未来也许是生存的地方,
大公司,一般都是项目公司,中冶,五矿,中铁建这些,都是,连中信有一阵子都是,国内项目,尤其大项目,都有项目经理,比如国内外大铁矿,国外工程,长输管道,都有项目经理,就是向上面汇报问题的那个家伙,不出事儿,也没有具体工作,他也不管具体对象,每年有几十万收入,不错的,
国内大设计院,也是如此,都有项目经理,早年没有这个体系,叫‘工程负责人’,
这是一个稳定的职业,外资有点类似,也有这个位置,但对技术就有要求了,起码要懂,你去安排工程师,你不懂,怎么安排,但也不需要很懂,因为人家每个家伙自己是尽力的,
这上面,一般就是具体管这个的副总裁了,这个项目里面玩技术的总管,就向那个副总裁汇报,与项目经理没有什么交集,没有隶属,
很大的项目,最大的老板肯定要过问的,老板未必都懂,就有大顾问群,是一大帮人,高薪的,大顾问与副总裁是平齐的,没有隶属,副总裁只能管到技术部或者设计部,
有些时候,那公司自己不能操持了,就外面找人操持,这样,就接管了技术系统,技术副总裁就‘轮空’了,哈哈,就是这场没你事情了,跟踢球一样,哈哈,
未来,花毛进来了,国企肯定打不过,但红毛进来以后有大量税收,可以养活大国企,红毛许多外包项目还可以给大国企,这样就成为一个闭式循环,你懂了?
为什么民营与私人公司没戏呢,就是你那个质量,红毛他不收,凡40年,他看懂你了,而富士康最终胜出,是因为完全不打折扣地执行人家的指令,人家信了,就这一条,哈哈,懂了,但我不信富士康能发展成苹果,不仅我不信,我相信买股票的那些投机家伙他们也不信,否则不会现在这样,哈哈,
要多琢磨未来你去哪里?
闺女大三了,学的材料成型,普通本科,英语不错,6级614分,高级口译笔试过了,口试还差了一点,辅修日语。
最近要实习了,让她申请大公司的实习生,上海这里的大众、麦格纳,采购、人力资源岗位。
大公司能让人规矩地成长,做事有章法。 一直都搞不明白,即使接受了这么多资料和设备,为啥他们一吹就倒了,我不信进去的研究生博士生都是无能之辈,我也从不说嘲笑他们,很多人都还是很努力的,但不知为何,一个公司,什么利润也没有,最后还要被我这种键盘侠看客所质疑,太值得惋惜了,也许就是八爷说的,有的人没念书,混着,有的人念了,跑了 老板找我谈过很多次,核心就一点,准备长期干还是短期干,
我马上也30岁了,也确实该稳定了 我很佩服八爷的不仅是八爷的学习,真正最厉害的是实践,换行如砍瓜切菜,而且能把理论付诸进去,就如很多研究生博士生,其实读的都很不错,但是往往一做实践还被人嘲笑,这让人遗憾 八爷,花毛指的是谁? 也就是说这个地界大部分是洋大爷了,国人生存空间被挤压,看来所谓的二胎政策也是权宜之计,顶层已经做好的人口减少的准备 大量的私企倒闭,大量的人去哪?可能混着或者做些服务业,国家再养一养。一听说大量红毛会进来就知道只能是这个模式,做技术的会更纯粹 在一个“伪”外资怎么办?从面试的过程基本能看出来公司的水平,需要的技能。
页:
[1]